又是一年清明時,青天湛湛,群山蒼蒼。英烈之風,山高水長。今年,攀枝花仁和同德烈士陵園走進了一位特別的老人,他就是:從瀘州合江遠道而來的,李天榮烈士的兒子李桂坤。
1964年,受緊張的國際形勢影響,我國開始三線建設。當時國家領導人指示:成昆鐵路事關三線戰略,一定要修好!由此,數十萬鐵道兵大軍匯聚于此。1965年,李天榮所在的鐵道兵五師25團5連參與成昆鐵路米攀段的修建。1967年3月25日,李天榮在米易縣棗子林隧道施工時墜落山崖,不幸犧牲,年僅24歲。
李天榮犧牲時,兒子李桂坤不滿周歲。因為父親去世,家里的經濟雪上加霜,更重要的是,父親是一個家庭的精神支柱,父親走了,精神支柱也垮了,所以,以前,他是怨過父親的。
有一件往事李桂坤印象深刻。母親告訴他,他周歲的那天,公社來了很多人,給小桂坤過生日,那天很熱鬧,媽媽很高興,但是,吃完午飯,公社領導欲言又止,最后告訴他們家,李天榮同志犧牲在了成昆鐵路施工現場。從此以后,李桂坤都不愿意過生日,因為他人生的第一個生日,就收到了一個巨大的噩耗。
歲月荏苒,2011年,45歲的李桂坤從中央電視臺的報道中,知道了父親安放在同德烈士陵園,更明白了成昆鐵路背后巨大的犧牲和成昆鐵路通車巨大的意義,那一刻,他才真正理解了父親。父親是軍人,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穿上了軍裝,就意味著把生命交到了國家和人民手里,隨時準備奉獻。父親,是自己的榮耀。
從此,每年清明,李桂坤都要坐15個小時左右的車從瀘州合江到攀枝花,給父親掃墓,陪父親說說話。他很關注國際新聞,他慶幸自己生在了和平而強大的祖國,而這一切,都和父輩的犧牲分不開。
攀枝花市第二小學校三五班學生馮韻竹隨采訪團一起全程參與了對李天榮烈士遺屬的采訪活動。她表示:“作為一名少年隊員,我應該好好學習,珍惜這個和平的年代,不辜負烈士的犧牲?!?/span>